电子游戏从来不只是有关于消遣。尝试对它加以观察,人们可以投以不同的视角:有一个关于文化的视角,和一个关于技术的视角;可能还有一个关于玩游戏的人的视角,和一个关于游戏开发者的视角;甚至还有一个有关媒介的视角,和一个有关工业的视角;至少有一个关于社会变迁与游戏历史的视角,像缺一不可的两声部,在那名为消遣的河床上奏出一段文化的乐章。

澎湃新闻()“思想市场”栏目,试图从人文/思潮的角度,尽可能全面考察与把握当下游戏性现实的主要面向,并提出游戏批评的可能性。每周六推出“游戏论”系列文章。

这一系列包含“批评的向度”“历史的视线”“文化的逻辑”“媒介与现实性的扩张”等多组文章,邀请中、日、韩相关领域卓有精进的研究者、有志于游戏研究的青年学人以及游戏行业的前辈/从业人员等产学研各方面的游戏同好联合撰稿:尝试提出游戏批评的概念与观点,围绕游戏批评的价值、可能、向度、路径等展开讨论;以历史为向度,在文化与技术、东亚与全球、现代与后现代等脉络下呈现游戏史的源流及面向,梳理与探讨游戏文本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的关联,表明游戏在从玩具向文化媒体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性特征;以批评的眼光,考察当下游戏世界的内部性原理。辨析当下中国游戏工业独特的支配性文化生产机制,并在此之外,探寻游戏(业)文化是否存在新的可能;聚焦于游戏对传统媒介的再生产以及现实因为游戏而发生的改变。此外,这一系列还包括关于游戏与性别话题的多篇文章,考察作为推动游戏“进化”的原动力——性/别,讨论游戏中的性/别议题;以及关于游戏的人的多篇文章,聚焦网管、主播、金币农夫、代练、电竞选手等年轻人,他们多是游戏这一领域里的边缘/异色人群;最后还会为读者推介一些海外书目,这些著作以游戏为媒介,讨论游戏背后的宏大构图,曾经并且正在为日韩的游戏批评提供着参照系。

游戏论·性/别丨游戏也酷儿?

N Gin博士变身前

1996年,在《袋狼大进击》这款游戏中,娘里娘气的 N Gin博士进入了人们的视野。和许多电影或游戏里的疯狂科学家一样,N Gin博士爱捣鼓、发明各种仪器,热爱科学。N Gin博士的特点是脾气疯狂、阴晴不定又歇斯底里,他还热爱各种粉色系列的打扮。有一次,N Gin博士向主角抱怨自己不够美丽,于是,主角送给他一件粉红色的蓬蓬裙、一支口红和一双芭蕾舞鞋拖鞋,这让他高兴透了,声称这身粉红色装扮带给了他力量。作为一个可玩角色,N Gin博士的这身装扮只是有了个借口让玩家本身提升游戏实力,但这并不妨碍粉丝们认为这位博士是异装癖,又或是一位躲在柜子里的gay。在这之后的剧情里,N Gin博士又数次表现出自己不喜欢女人。在20多年以后,N Gin博士的性取向依然是老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游戏论·性/别丨游戏也酷儿?

粉色系列的N Gin博士

N Gin博士算是电子游戏世界里的另类。电子游戏自最初发展至今,都可以称得上一种以异性恋范式主导的媒介文体。游戏里出现男性、女性角色,但凡有跟他们相关的浪漫故事,一般都是围绕异性恋的脚本(script)所展开的。经典电子游戏最大的受众群是异性恋男性,在射击、格斗、通关游戏里,(男性)英雄救(女性)美人的桥段比比皆是。游戏的设计者会假定消费者是一个异性恋男性,很少会设计非异性恋的故事。

在20世纪80年代、90年代,受到女权主义运动和LBGT运动的影响,许多主流媒体形式,例如电视剧、电影、音乐等等都多多少少受到酷儿风范的影响,开始尝试作非异性恋的性别气质展演、身体打扮或是故事情节的设计。比如说《欲望都市》里面出现了第一女主角Carrie的贴心gay蜜Stanford,后来出现以都市男女同志情欲为主题的电视剧《威尔和格蕾丝》《同志亦凡人》等等。

令人迷醉的21世纪来临,有的流行偶像公开出柜,有的在二次创造文体的影响下,粉丝乐于主动参与对偶像的言行举止投射酷儿的欲望,为偶像组同性CP。然而,这种种发生的肆意狂欢的一切,却很少蔓延到电子游戏的世界里。

那么,游戏世界里,究竟有没有酷儿的元素呢?答案是,少是少了点,还是有的。我们这篇文章,会结合近代游戏文化史,梳理一下像N Gin博士一样零落散落在各种电子游戏里的酷儿角色。

LGBT在早期电子游戏中的历史
责任编辑:晨子